1.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设备技术领域,种园置的制作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林绿
背景技术:
2.在一定的化节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水装叠石、种园置的制作理水)、林绿种植树木花草、化节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水装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种园置的制作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林绿有重大成就的化节是古典园林建筑。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水装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种园置的制作通过地形、林绿山水、化节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3.现有的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有在水箱顶面安装集水斗用来收集雨水,但是集水斗长期使用过程中,园林中的残枝败叶易落在集水斗内,虽设有过滤层,但杂质不易取出,造成对集水斗的阻塞,不利于装置的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斗,所述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细滤网,所述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粗滤网。
7.为了达到方便清除内细滤网上杂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所述内细滤网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8.为了达到方便杂质从水箱内清理出去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所述集水斗的背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壁设置有挡口板,所述挡口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9.为了达到给螺杆转动提供动力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所述水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10.为了达到方便安装中转管道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
11.为了达到方便装置进行喷洒浇水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中转管道,所述中转管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喷洒头。
12.为了达到方便将水输送到中转管道内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所述水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水管,所述软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转管道。
13.为了达到对伺服电机进行保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该园林绿化节水装置,通过集水斗、内细滤网、安装筒、支撑杆、套筒、外粗滤网、刮板、连接杆、挡口板和出料口的设置,内细滤网固定在水箱和集水斗接口处的内壁上,集水斗固定在水箱上表面,外粗滤网通过支撑杆安装在集水斗上方,刮板放置在内细滤网上,通过连接杆和挡口板连接在一起,挡口板将出料口封闭,在雨天对雨水进行收集时,园林内的残枝败叶会被装置最上方的外粗滤网拦截,同时因外粗滤网为弧形,所以落在外粗滤网上的残枝败叶会慢慢滑落下去,不会在外粗滤网上聚集,同时如果有细小的杂质随着雨水穿过外粗滤网进入集水斗内,会被内细滤网阻拦,避免其进入水箱内,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取下挡口板,使用刮板对内细滤网进行清理,避免内细滤网阻塞,从而在装置长期使用过程中,避免园林中的残枝败叶阻塞集水斗,并能将集水斗内的一些杂志进行清理,便于装置的长久使用。
16.2.该园林绿化节水装置,通过安装框、伺服电机、螺杆、升降板、中转管道、喷洒头、抽水泵和软水管的设置,安装框固定在水箱正面底板上,螺杆底端安装在限位环内,顶端则和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中转管道固定在升降板上,中转管道正面固定喷洒头,背面和软水管连接,软水管一端穿过水箱正面,和水箱内抽水泵连接,在装置进行喷洒时,可以根据喷洒植物高度的不同,来启动伺服电机控制螺杆转动,对升降板高度进行调节,来使喷洒头对不同高度植物进行喷洒浇水,从而提高装置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仰视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右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剖视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机罩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水箱;2、集水斗;3、内细滤网;4、安装筒;5、支撑杆;6、套筒;7、外粗滤网;8、刮板;9、连接杆;10、挡口板;11、出料口;12、底板;13、安装框;14、伺服电机;15、螺杆;16、升降板;17、中转管道;18、喷洒头;19、抽水泵;20、软水管;21、限位环;22、电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如图1-4所示,一种园林绿化节水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斗2,水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细滤网3,水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4,安装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6,套筒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粗
滤网7。
26.具体使用时,通过集水斗2、内细滤网3、安装筒4、支撑杆5、套筒6、外粗滤网7、刮板8、连接杆9、挡口板10和出料口11的设置,内细滤网3固定在水箱1和集水斗2接口处的内壁上,集水斗2固定在水箱1上表面,外粗滤网7通过支撑杆5安装在集水斗2上方,刮板8放置在内细滤网3上,通过连接杆9和挡口板10连接在一起,挡口板10将出料口11封闭,在雨天对雨水进行收集时,园林内的残枝败叶会被装置最上方的外粗滤网7拦截,同时因外粗滤网7为弧形,所以落在外粗滤网7上的残枝败叶会慢慢滑落下去,不会在外粗滤网7上聚集,同时如果有细小的杂质随着雨水穿过外粗滤网7进入集水斗2内,会被内细滤网3阻拦,避免其进入水箱1内,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取下挡口板10,使用刮板8对内细滤网3进行清理,避免内细滤网3阻塞,从而在装置长期使用过程中,避免园林中的残枝败叶阻塞集水斗2,并能将集水斗2内的一些杂志进行清理,便于装置的长久使用。
27.在本实施例中,内细滤网3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刮板8,刮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
28.具体使用时,通过刮板8的设置,方便清除内细滤网3上杂质。
29.在本实施例中,集水斗2的背面开设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的内壁设置有挡口板10,挡口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
30.具体使用时,通过出料口11的设置,方便杂质从水箱1内清理出去。
31.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2,底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3,安装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安装框1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1。
32.具体使用时,通过伺服电机14的设置,能够给螺杆15转动提供动力。
33.在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6。
34.具体使用时,通过升降板16的设置,方便安装中转管道17。
35.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中转管道17,中转管道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喷洒头18。
36.具体使用时,通过喷洒头18的设置,方便装置进行喷洒浇水。
37.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9,抽水泵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水管20,软水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转管道17。
38.具体使用时,通过抽水泵19和软水管20的设置,方便将水输送到中转管道17内。
39.工作原理:内细滤网3固定在水箱1和集水斗2接口处的内壁上,集水斗2固定在水箱1上表面,外粗滤网7通过支撑杆5安装在集水斗2上方,刮板8放置在内细滤网3上,通过连接杆9和挡口板10连接在一起,挡口板10将出料口11封闭,在雨天对雨水进行收集时,园林内的残枝败叶会被装置最上方的外粗滤网7拦截,同时因外粗滤网7为弧形,所以落在外粗滤网7上的残枝败叶会慢慢滑落下去,不会在外粗滤网7上聚集,同时如果有细小的杂质随着雨水穿过外粗滤网7进入集水斗2内,会被内细滤网3阻拦,避免其进入水箱1内,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取下挡口板10,使用刮板8对内细滤网3进行清理,避免内细滤网3阻塞,从而在装置长期使用过程中,避免园林中的残枝败叶阻塞集水斗2,并能将集水斗2内的一些杂志进行清理,便于装置的长久使用;安装框13固定在水箱1正面底板12上,螺杆15底端安装在限位环21内,顶端则和伺服电机14输出端连接,中转管道17固定在升降板16上,中转
管道17正面固定喷洒头18,背面和软水管20连接,软水管20一端穿过水箱1正面,和水箱1内抽水泵19连接,在装置进行喷洒时,可以根据喷洒植物高度的不同,来启动伺服电机14控制螺杆15转动,对升降板16高度进行调节,来使喷洒头18对不同高度植物进行喷洒浇水,从而提高装置的适应能力。
40.实施例2
4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区别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是:安装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罩22。
42.具体使用时,通过电机罩22的设置,能够对伺服电机14进行保护。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